UZI退役,原因居然是这个......

来源:希玛眼科 2020-06-08 17:32:44 次阅读

  中国电竞职业选手——UZI已于6月3日宣布退役。
  UZI在微博的退役声明中表示,他在去年体检的时候查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达11%,并且已经开始服药并调整作息,治疗糖尿病。UZI强调,他患病后精神状态大不如前,身体情况已经无法再继续担当电子竞技职业选手,因此选择退役。

  看到这里,UZI的忠实粉丝们都泪目了!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讨论UZI和糖尿病,糖尿病真的这么可怕吗?患上糖尿病真的会让人一蹶不振吗?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如治疗护理不当,并发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等,特别是对眼睛的影响十分明显。

  作为一名电子竞技职业选手,除了要拥有思路清晰的大脑、灵活的双手,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UZI患上二型糖尿病,这无疑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

  有关研究指出,几乎所有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15至20年后都会受到视网膜病变影响,其中两至三成的患者更有失明之虞,而超过六成的二型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如患者血糖控制不善,眼部病变有机会提早出现,不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还会引起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等严重眼疾,使视力受到影响。

  患者常常因视力突然下降,而影响到个人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那么糖尿病为什么会对眼睛造成如此严重的损伤?又该如何防控糖尿病眼病?

  接下来,小编将分别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青光眼三个常见糖尿病眼病,为大家科普。

  糖尿病为什么伤眼?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引致的长期血糖异常会导致微丝血管的破坏,对晶体来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则可能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或者进展加快,糖尿病引起的新生血管可以阻塞房水排出,导致青光眼,还可以引起视网膜微丝血管病变,称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三个常见的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严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初期通常都是无声无息没有明显征兆的,多数病人视力不受影响,一旦出现眼科症状往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了。
  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

  糖尿病性青光眼

  糖尿病性青光眼是由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房水含糖量增高,容易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也可因糖尿病致新生血管增生,导致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增加、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而造成视神经的损害。

  如延误糖尿病或青光眼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使得眼组织和视功能遭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甚至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是因为晶体营养来自房水,当血糖升高,房水内糖也增多时,晶体内糖及其代谢产物如糖醇、山梨醇发生积聚,引起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导致晶体纤维的肿胀,进而断裂和崩解,最终完全混浊形成白内障,持续发展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如何治疗糖尿病眼病

  治疗糖尿病眼病,首先要控制血糖,除基础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

  建议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等等,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由于糖尿病眼病种类繁多,且多发生在眼底等重要部位,需要根据不同病因,针对性治疗。

  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轻症可服用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和抗血脂药物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重症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内抗VEGF注射治疗、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等。

  糖尿病性白内障,若不影响视力,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来延缓白内障向成熟期发展,若已影响生活,则需考虑接受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恢复视力。
  青光眼是一种较难察觉的眼科疾病,糖尿病性青光眼亦是如此,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眼睛,若发现有青光眼的迹象,需及时干预和治疗,否则将可能发生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温馨提醒

  如今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高”等疾病逐渐向青壮年蔓延。而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第三大致死原因。

  很多眼病也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小编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留意眼部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失明等,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

  建议“糖友”每年应积极检查防治眼病,这是唯一有效把握治疗时机、减少致盲的方法。通常而言,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眼睛,Ⅱ型糖尿病患者则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