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为什么要检查眼睛?

来源:希玛眼科 2018-03-27 18:00:34 次阅读

糖尿病与眼睛有什么关系?对眼睛来说,糖尿病与白内障、青光眼、感染性眼疾、视神经病变、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落等致盲眼疾的发生有关,其中尤以布满血管的视网膜为高危地带。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筛查试验可以评估疾病的存在与否或疾病风险。有效的筛查可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依据病理分析,糖尿病可区分为二型: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脏缺乏胰岛素分泌而产生的;二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身体出现抵抗胰岛素功能的因子而产生的。不论是一型或二型的患者,长期血糖偏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眼睛视网膜微丝血管病变,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根据研究所指,几乎所有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15至20年后都会受到视网膜病变影响,其中两至三成的患者更有失明之虞,而超过六成的二型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如患者血糖控制不善,则病变有机会提早出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除了高血糖外、基因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及肾功能不健全等,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已知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做眼底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

1、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推荐每1~2年行一次检查

2、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1次

3、中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6个月1次

4、重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个月1次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如果准备妊娠,应做详细的眼科检查,应告知妊娠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危险和(或)其进展。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前或第一次产检、妊娠后每3个月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指南不适用于GDM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因为这两类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危险并不增高。对于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应每3个月进行复查。不过,很大部分患者并未遵循筛查指南建议。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结合眼科检查的结果。眼科的一般检查包括视力检查、扩瞳后裂隙灯下三面镜或前置镜检查、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等。推荐将眼底照相术作为糖尿病眼病的筛查手段,诊断2型糖尿病后应尽快进行眼底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会引起细微血管病变的疾病,眼睛的视网膜布满微丝血管,因此,是重灾区之一。糖尿眼病在早至中期没有明显病征,当病征出现时,可能已经相当严重。透过定期检查能帮助及早诊断和监控病情,有需要时尽早接受治疗可以免失明,然而太迟接受治疗便可能效果不佳,切记“病向浅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