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复发不用开刀动手术针刺即可解决!

来源:希玛眼科 2018-01-09 17:40:44 次阅读

随着手术技术和仪器的发展,现时小梁网切除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大部份病人在手术后眼压都会下降,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过,即使手术本身十分成功,还是可能会复发,因此,青光眼手术后要获得中长期的良好疗效,还需要定期覆诊,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处理。

  那么复发了以后还是需要“动刀”做大手术吗?其实,针刺修复滤过泡是一个效果不错的选择,现时进行针刺修复治疗总体来说已经是一个标准、安全系数高的小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什么是针刺治疗?

  手术之后组织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变量较大的过程,手术中建立的活瓣通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疤痕增生而出现部份或全部堵塞影响引流,发生堵塞的位置可以在巩膜活瓣通道处,亦可以出现在结膜瓣下方的组织中 。

  要解决这一问题,使液体能重新从此通道流出,就要挑开阻碍液体流出的疤痕组织,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细针将疤痕组织挑开,并同时注射抗细胞增生药物以防止减少疤痕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针刺修复滤过泡。通过这个步骤,可以帮助病人重新打开房水的引流通道,使得病人能继续通过新的手术通道来控制眼压,维持手术效果。

  针刺修复滤泡手术虽然相对来说操作比较简单,但实质上它可以被认为是“无需打开结膜伤口的小梁网手术”,处理得当可以用较简单步骤获得良好效果。然而,虽然步骤简单,仍会有不少潜在的并发症出现,操作时需特别小心。

何时需要针刺修复?

  当滤泡修复出现异常时,需要考虑使用针刺治疗修复滤泡,包括:

  1. 即将失败的滤过泡:在手术后2星期左右滤泡出现过度纤维增生,疤痕阻挡引流,出现眼压升高、滤泡平、血管多,而且用外力按摩效果不佳。

  2. 囊样滤过泡:过度胶原合成阻塞引流通道,滤泡较大,泡壁较薄,血管较多,亦有无血管区域,眼压升高。

  3. 滤过泡失败:组织重建期时,活瓣附近的结膜及巩膜表面组织发生瘢痕增生,亦可以堵塞房水引流,引致眼压升高,滤过泡纤维化明显,滤泡壁厚,血管少。

  如有怀疑滤过泡引流不佳,可以进行增加药物的使用减少炎症,增加按摩滤泡促进引流、拆除或松解部份缝线等方法,但若上述方法使用之后,滤过泡的引流并未改善,则可以考虑针刺修复滤过泡治疗。

若青光眼手术后复发,眼压飙升,部份合适的病人可以针刺修复滤过泡治疗,以相对简单的小手术获得良好的眼压控制效果。透过针刺小手术,已失效的滤过泡可以再次恢复功能。

  若满足以下指标,则可认为治疗成功:

  1. 见到有房水流出积存在滤过泡处,滤过泡形成良好;

  2. 眼压下降(最好是10-15mmHg);

  3. 前房深度合适。

  此外,为尽量减少针刺修复治疗之后的疤痕组织生成,令滤过泡能维持更长时间的通畅,还会在治疗之后同时注射抗细胞增生的特效药。而若伤口处血管增生明显,还可考虑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效药物。此外,接受治疗还需要进行滤过泡按摩,让房水保持流通,可以尽量减少日后堵塞的发生。

针刺治疗并发症

  现时的针刺修复治疗被称为是“无需打开结膜伤口的小梁网手术”,总体来说已经是一个标准、安全系数高的小手术,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低。

  但需要知道的是,手术治疗没有百分之一百的安全,针刺修复治疗虽然操作较简单,但小梁网切除手术可能出现并发症,在针刺治疗中亦有可能发生,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滤过泡渗漏、脉络膜积液和眼内炎等等,若万一发生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青光眼手术病人接受手术后建立了房水引流的新通道,用以控制眼压,但由于疤痕的增生,这个通道可能会出现堵塞,合适的病人可以选择针刺修复滤过泡治疗,挑开疤痕组织,使得信道重新通畅。针刺修复治疗整体来说,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配合特效药物更能减少疤痕再生。若病人有疑问可以咨询眼科医生作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