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白内障当老花眼了,它们不一样

来源:希玛眼科 2022-05-10 17:34:58 次阅读

  大家都知道上了年纪容易老花,却不知道白内障也是很难避免的。许多人初发白内障时,会误以为是老花眼没当回事,直到视力大幅下降才引起重视,因此耽误了治疗时机。

  老花眼和白内障虽没有绝对的关联,但都与年龄息息相关。“人老眼花”虽无法避免,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该如何区分这两种眼病?

  老花眼和白内障有什么不同?

  老花眼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调节功能减弱,导致我们近距离用眼时“无法对焦清晰”。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出现老花。

  老花眼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严重者会引起视疲劳、头痛等症状,需要正确配镜矫正。

  白内障则是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混浊的晶状体会遮挡了部分光线的进入,以至于远、近都无法看清。并且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等。

  白内障无法通过戴镜调节,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如果病情发现较晚,耽误治疗,发展至中晚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最终可导致失明。

白内障手术.png

  都会出现哪些症状?

  白内障和老花均没有明显的发病前兆,患病时老视者的不适感因人而异,与个人用眼习惯和从事的职业有关。而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丧失通常进展缓慢,往往在中后期逐渐加重,患者尤其要警惕无痛性的视力下降。

  老花眼主要表现:

  1.患者会逐渐发现近距离的东西看不清,比如看书报需要拿远一点才能看清,这种情况会随年龄加重;

  2.仔细视物时需强光照,在充足的光线下阅读自觉视力变好了;

  3.患者阅读的时间不能持久,时间稍微一长就会出现一系列视疲劳的症状。

  白内障主要表现:

  1.视力减退,看东西模糊、重影、变形,严重的甚至会仅存光感;

  2.感觉灯或太阳比以前更加刺眼,并产生眩光;

  3.对比敏感度显著下降,即生活中分辨边缘模糊物体的能力减退;

  4.核性白内障患者会出现老花突然减轻的情况。

\

  白内障和老花眼最大的共同点便是视物不清,并且都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容易混淆。出现症状最好前往眼科专科进行检查,明确是否有晶状体浑浊的情况。

  生活中如何预防这两种眼疾?

  1.防止紫外线长时间照射眼睛

  眼睛长时间受到紫外线长期照射,可以使晶状体组织丧失代谢平衡。在太阳光强烈时出门应注意眼部防晒,配戴墨镜。

  2.科学用眼

  保持一定的视物距离,注意用眼视物时的光线,保证光线充足,避免光线直射或光线过暗。长时间用眼要注意休息,可采取远眺的方式放松眼睛。

  3.定期眼检

  通过定期的眼部检查,能够在眼病发生、加重前科学干预。

  4.饮食均衡、多补充维生素

  随着年纪增加,身体吸收营养与代谢能力会有所减弱,久而久之晶状体容易营养不良。

  多吃蔬菜瓜果,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持眼睛的健康。

图片版权归希玛眼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