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又看不清?原来是因为这四种情况

来源:希玛眼科 2019-02-22 16:47:54 次阅读

  白内障是白内障类型当中常见的一种,这种病是由于晶状体老化退行变性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上该病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这种病如果不治的话,等晶状体完全硬化后光线无法进入眼睛,患者最后将会失明。

  不过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将变性混浊的晶体取出来并换上透明的人工晶体,让视力正常。据了解,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病人偶见术后视力不提高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希小玛为大家答疑解惑。

  白内障术后视力不理想可能是因为这几种原因

  1.眼睛本身的病变

  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变性患者这些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疾,白内障手术再成功,术后视力改善也不会很明显。

  由于白内障的存在,影响手术前眼底的观察,部分白内障患者术前不能明确是否存在黄斑变性、黄斑前膜、视神经病变等眼底病变。此外,如果角膜(俗称黑眼珠)存在病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白内障术后的视力。

  2.后发性白内障

       有些老年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很好,过了几个月或几年后,视力又下降了,他们误认为又长出白内障了。实际上,手术后白内障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所植入的人工晶体也不可能出现混浊。但有一种情况可使病人术后视力下降,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在线咨询

  白内障手术并不会将所有的晶体全部取出,而是会保留晶体的后囊,用来承托植入的人工晶体。由于人工晶体是异物,因此会刺激晶体上皮异常增生,形成后囊混浊,就好像白内障复发了一样。

  这个问题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可将混浊的后囊摘除或者使用YAG激光将后囊膜打一个小洞,只要数分钟,眼睛马上就会变亮。

  3.老视或近视
 
       正常人的晶状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使我们既可以看远物,也可以看近物。而白内障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固定,看远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顾,要么能看近不能看远,要么能看远不能看近。如果需要,病人一般可在术后3个月,待术眼情况稳定后到医院配镜,或者直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

  4.其他情况

       如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部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进行验光配镜。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即术后2个月左右视力会下降并伴视物变形,医学上称为黄斑囊样水肿,这是一种白内障手术后的轻度并发症,大部分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可消失不见。随着现代手术技术的发展,术后出现黄斑水肿的几率已经越来越低

  因此,提醒老年朋友,白内障手术后如果视力没有提高或提高不多,不要太着急,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请医生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